冲上热搜!这届年轻人,“断亲”已成常态?

两天
两天
管理员
733
文章
0
粉丝
经典文摘来源:人民网225,2344字数 1100阅读3分40秒阅读模式
近日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话题

冲上微博热搜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引发热烈讨论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过去重要的社会联结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亲戚关系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在年轻人中似乎已经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不再那么不可或缺了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亲戚间日常走动越来越少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只有诸如结婚乔迁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这样的大事才能见到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文章源自两天的博客-https://2days.org/3349.html

-1-

被“讨厌”的亲戚

亲缘关系

父辈们维护得兢兢业业

花费时间、精力、财力

甚至即便存在不愉快

也会顾念着“手足之情”而宽容忍让

年轻人对此却嗤之以鼻

亲戚们的盘问和攀比

家族冲突中

显露出来的人性薄情和幽暗

都让他们避之不及

懒于、疏于、不屑于

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

社会学研究者将之称为“断亲”

202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副教授胡小武发表了一篇论文

《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

数据佐证了在“90后”“00后”群体里

“断亲”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

利用寒假期间学生回乡过年的时机

胡小武开展了随机问卷调查

共回收了1200份有效样本

调查结果发现

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

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

“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

18~25岁、 26~30岁的“90后”年轻人

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

绝大多数的“90后”及“00后”的年轻人

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就几乎不与亲戚联系

在长辈的观念里
亲戚之间不走动
没联系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这说明要么两家之间有了严重的矛盾
要么有一方实在太不懂礼数
然而,在年轻一辈看来
“断亲”没什么大不了

环境影响人,不同的时期

有不同的交往方式

老辈有老辈的规矩

后辈有后辈的风格

在与传统的适应、磨合、对抗中

年轻人也有自我心理诉求

也在重新确立与他人的边界

-2-

对生活的一种重新审视

年轻人的生活里
充斥着诸多
难以被亲戚们理解的压力
一些亲戚往往会疑惑:
年轻人有那么多的周末和假期
为什么就抽不出时间
回趟家、一起吃顿饭呢?
可是代入青年的视角
也不难发现他们的无奈:
有时周末要加班
要不断回复
工作群里派来的临时任务
还希望充电学习
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哪怕周末比较空闲
他们也希望
拥有自己的社交和“放空”时间
特别是对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来说
“时常回家看看”,就显得有些奢侈

不再接受无谓的评判

不再进行虚假的客套

闲言碎语和鸡毛蒜皮的小事统统退散

与朋友相聚,跟同频共振的人在一起

过更加自在的生活

他们不再满足于血缘层面的归属感

而开始热切盼望精神上的认知与爱

-3-

亲情的复苏
需要双向的奔赴

胡小武教授

在对年轻人“断亲”现象研究中提到

随着“90后”“00后”青年群体

逐渐走入婚姻并成为父母之后

他们便创造出了

自己一代的核心家庭……

更为关键的是

自己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人父母

大多数人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

才会真正长大、懂事,学会感恩

这种心理的变化

便包含了亲缘唤醒的过程

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时

相信他们同样会唤醒亲缘关系

成为家庭的核心守护者

承担起亲缘关系维系者的使命

不同于传统亲缘关系

这种轻松、包容的新亲缘关系

会让年轻人更有空间、更有归属

“断亲”后的“认亲”也会更有温度

我们应该意识到

年轻人“不爱走亲戚”

有着复杂的深层原因

对此还需抱有

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毕竟,亲情的复苏

不该只依靠年轻人的逢迎

还需要双向的奔赴

本站文章大部分始于原创,用于个人学习记录,可能对您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weinxin
312379857
微信号已复制
←QQ扫一扫添加QQ好友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链接,谢谢合作!
广告也精彩
 最后更新:2023-11-25
  • 断亲
评论  2  访客  2
    • 遇见台儿庄
      遇见台儿庄 4

      #学者研究断亲现象#【这事儿|“断亲”话题上热搜,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拜年走亲戚?】#年轻人为何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 有学者将青年“断亲”总结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为了躲避亲友们的催婚催育,不少年轻人选择独身到其他地方旅游,或者干脆在工作地的出租屋过年。有的网友认为,这是社会原子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亲戚之间往来走动越来越少,但攀比的风气比较盛行,对年轻人来说增加社交压力。

      事实上,关于青年“断亲”这个现象早就引起了公众与学界的关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宗昊在去年刊发了《“断亲”:概念、问题及思考》的论文,该研究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7ZDA120)。

      上述研究指出,走向现代社会,“断亲”现象多种多样。若以性别视角去看待 “断亲”现象,可以发现:一是原生家庭有女孩的寄养家庭,在女孩长大婚配后,夫家才被视作女孩自己的家,女孩视原生家庭成员为亲戚关系而非家庭成员,亲子关系似乎断绝了。二是男孩长大成家后,一般会分家单独过,因而也算是“断亲”的一种,这里可以把成婚分家视作成人礼,标志着男性要真正承担起责任。成婚造成的“断亲”现象不仅有隐性、温和的一面,还有因为高额彩礼等习俗造成的戏剧化冲突。

      若以代际的视角去看待“断亲”现象,首先是纵向的年轻人对于老一辈的“断亲”。此类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以及媒体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与亲戚互动本就很少,再加上受价值观、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自然对亲戚表现出淡漠。

      其次是代内的横向“断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长者之间的“断亲”,老年人普遍出现“故土难离”“思亲如故”,是因为曾经的共同经历与共同的价值观使然,但即便是老年人,由于价值观与社会地位等不同,也很难聊到一起。如果出现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出现某个家庭和另外某个亲戚所在家庭“老死不相往来”的场面,这是由于长辈之间的“断亲”使然。

      另一类是年轻人同辈之间的“断亲”,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关系的疏远。例如,形容昔日的大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虽然是戏言,但实际上意味着接受过高等教育后心境的变化、人生目标的转移、世界观的改变等,差异较大的人群之间很难有共同的语言。以此类推,同龄人之间由于生命历程不同,尽管是亲人,但部分年轻人与其他人生轨迹不相同的同龄人之间很少有交集,也很少有共同语言。

      研究认为,“断亲”作为时代变迁的产物,除了个体的理性选择,仍需要挖掘其背后的社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等要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断亲”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内在机制,成因包括地缘的崩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流动;价值观多元,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人情与金钱,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减少社交成本,生活压力与内卷;数字化生存,趣缘与网络。

      研究总结称,伴随着城市化与人口迁移流动、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生活压力与内卷以及数字化生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断亲”,“断亲”是现代化的结果。尽管“断亲”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家庭功能、减少宗亲互助,但对于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断亲”减少无效社交。“断亲”断掉的是那些一年都未必能见一次的、仅有血缘关系维系的亲戚,亲近的是在经济与情感上都能带来慰藉的家人。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人良好的自我分化水平,其能把握好亲密关系和独立的平衡。

      研究指出,在一些重大节点事件之下以及青年成家之后,亲属关系也会有所回归,本研究将其定义为亲属关系“伸缩性的弹簧”。但无论如何,未来想要更好地经营亲属关系,需要培养相近的业缘、趣缘、利缘与价值观缘,在此基础之上,亲属关系的持续连接才成为可能。http://t.cn/A6YIrnGu

      • 上海网站建设
        上海网站建设 1

        感谢分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